第七章 企業的迷思
注意:本章內的敘述純粹是個人意見,正確與否請自行判斷。
在上一章我列舉了箱推的優點和缺點,也許有人會注意到,我只寫了箱推對營運的優點,卻沒有對營運的缺點,事實上,箱推對營運的缺點也是由優點反轉而來的。
箱推本身是以人與人之間的暖意,也就是成員間的情感來吸引觀眾;箱內的聯動,又對吸引來的觀眾產生了分流的效果;成員們的羈絆,可以獨自處理一些小的炎上事件。在箱推的這些特點之下,相較於傳統的天王勢,營運得以進行低成本的經營。但是隨著箱推勢的發展,這種低成本營運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大。
下面我會列舉一下,企業勢經營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:
不管是小公司,還是初創時期的大公司,在前期招募人才的時候,為了減少人力成本,同時也為了減少人事上的變數,都會傾向於熟人優先,畢竟熟人容易說話也容易做事。但是有一個問題,那就是熟人犯錯應該怎麼處理。如果發生在營運內部,也許溝通一下就算了,但如果發生在營運與演者之間,那必須要謹慎處理。如果秉公處理,那在任人唯親的公司內部也許會觸發反彈;如果徇私包庇,又將引發演者與營運的對立。
如果說營運內部的事情可以妥善處理,營運與演者之間的事情也可以妥善處理,那剩下的就是演者內部的事情了。尤其是在營運旗下有眾多演者時,營運需要適當的介入來處理演者與演者之間的關係。如果放任演者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,甚至最終表面化時,營運必須要承擔責任。
在前面我提過箱推勢的營運是可以低成本運行的,原因是箱推的特性可以使營運少做事。但少做事不等於不做事,有些必須要由營運去做的事情,你不能不做;必須要由營運承擔的責任,你不能不承擔。如果營運連本來要做的事情都不做,最終將會導致演者蒙受巨大的損失。
上述的低成本營運還有另一個問題,隨著箱推的發展,演者的人氣也越來越高。那麼當演者對營運要求更多資源時,營運應該如何處理?如果提供更多資源,營運的成本會不會驟然上升?同時,如果營運在投入更多資源後加強對演者的控制,那演者會不會有意見?如果不提供資源,營運確實可以繼續低成本運行,但也會使演者的不滿繼續積累,最終可能會動用自己的影響力發動炸箱。
假設營運與演者之間的資源分配並沒有出現問題,或者說兩者各退一步選擇忍讓,那在出現緊急事態時,例如發生炎上事件之後,營運究竟是只使用必要的手段處理,還是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善後?這實際上與上面的情況類似,但這屬於緊急事態。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選擇不當,演者會蒙受損失,營運也將遭受非議。
而營運不想投入資源來處理炎上事件的話,那就只能進行事前預防。但是事前預防不可能完全避免炎上事件的發生,如果一味加強事前預防的力度,那演者的自由度也將受到大幅度的限制。這樣就會招致演者的不滿,最終發展成演者與營運的對立。
如果你能看到這裡,那麼你應該明白我在說什麼了。從上到下依次是:
梅露性騷擾事件
夢月VS金魚坂事件
大神澪版權炮事件
偶像部炸箱事件
魔乃阿蘿耶炎上事件
桐生可可畢業事件
所以對各種炎上事件,營運都是有責任的。另外,通過上面這些事件可以看到,在營運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,就必須要面對企業資源與演者自由的衝突。
為了便於說明,這裡有一張示意圖。

現在擺在營運面前的是一根槓桿,左端是營運的控制度,右端是演者的自由度。從左到右,營運控制度不斷降低,企業能提供的資源不斷減少,演者自身的自由度不斷提高。而營運需要做的,就是尋找適合自己的支撐點。
天王勢與個人勢是兩種極端,它們分別位於槓桿的左右兩端。而箱推勢,不管是企業勢還是社團勢,都需要在槓桿中間尋求平衡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公司的發展,演者的進步,槓桿兩端的重量也在不斷改變。這個平衡點是在不斷變化的,所以營運必須要及時調整策略才能維持槓桿的平衡。
但是Hololive的情況不太一樣,Hololive的做法是把支撐點從最左端開始向右移動,但在某個時間點又反悔了,又開始把支撐點向左移。
因為Holo最初實際上是標準的天王勢營運,時乃空就是這種營運方式下的產物。在天王勢開始衰落之後,Holo開始轉向箱推勢。但箱推勢是需要自由度的,所以營運開始逐漸放開,而成員們也利用這種自由度創造了箱推的奇蹟。
也許是被炎上嚇怕了,也許是擔心失去對成員的控制,現在Holo的營運又開始收緊對演者們的控制程度。而增加控制度意味著降低演者的自由度,有成員開始不滿,現在的結果就是會長畢業。
會長的畢業實際上是一個警告,如果Hololive的營運還不願意調整策略的話,以後恐怕還有更大的問題。
這是Hololive。
那麼被很多人認為是強力競爭者的Vshojo呢?
Vshojo的特點是名為企業勢,實為個人勢。
Hololive是在招募成員之後賦予成員們新的身份,而Vshojo是將成員們原有的身份直接改造成Vtuber。他們實際上是全盤接受了這些成員原本的粉絲與人氣,所以不是白手起家,不必擔心Vtuber的人氣問題。
但這麼做也有很大的隱患,那就是這些成員的自由度過大。我們現在在檯面上看不到企業對這些V有明確的支持,但是如果日後企業要讓這些V去做些什麼的時候,他們會聽從命令嗎?
既然Vshojo成員自由度太高,那為什麼營運不試著去控制她們呢?我想也許是營運現在還處於有賊心沒賊膽的狀態,等到日後他們有賊心也有賊膽甚至也有了賊力的時候,很難講他們不會動手。
Veibae曾經嘲諷Holo太不自由,我不知道她是否想過自己作為企業勢,未來的某一天可能也會面臨這個問題。到那時候,她會選擇反抗還是妥協,可能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。
這是Vshojo。
在會長畢業之後,很多人對Hololive感到絕望,轉而去看彩虹社。那彩虹社又怎樣呢?
彩虹的做法是把槓桿的兩端截下來之後拼在一起。
對社內的前段班,彩虹的營運提供大量資源,以天王勢的方式進行管理;而對社內的後段班,只有很少的資源,以個人勢的方式對待。
有人抱怨彩虹的前段班明明是直播出身卻要去參加大量的電視節目,而後段班的企劃又得不到資源因而沒人要看。這不奇怪,因為這是彩虹的營運模式所決定的。
但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社內的撕裂,所以他們的做法是讓旗下的V進行自由競爭,然後將資源集中在社內的前段班,這樣可以保證被分配到資源的V都是有才能的。
想法很好,可他們算錯了一點,人性不僅有善,還有惡。如果想要獲得資源,除了自己要上位外,還要把別人擠下去。所以彩虹的內部競爭不是良性競爭,而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。
這不是箱推,這是蠱毒。
在這樣扭曲的環境中,真情實感成為了奢侈品,虛情假意與明爭暗鬥才是主流。而對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V,又怎麼能期待他們會展現真情,又怎麼期待他們能愛護每一個觀眾。
理解了彩虹社的這個特點之後,再去看彩虹的一些事件,就很容易理解了。
為什麼闇夜乃モルル要離開彩虹,為什麼夢月與金魚坂要鬥到你死我活,為什麼龍膽尊被炎上後葛葉不出面維護。
所以,如果你是為了箱推去看彩虹的話,請務必做好心理準備。
會長說未來個人勢會大熱,也許就是看到了企業勢的種種弊端才會有此感嘆。
在講了兩章的廢話之後,話題終於要回到會長的身上了。在這兩章中我有一種想法,會長畢業的本質是營運控制度與演者自由度的矛盾。為了驗證這種想法是否正確,讓我們把時間卷回到終焉的開端,那個破滅的時刻,2020年9月24日。次回繼續…